读后感

  • 童话故事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文写了一个叫查理的小男孩,他家有7口人,住在城市边缘的小木屋,因为房间狭小,所以四位年纪大的长辈睡在床上,二三位年轻人只能在地上的垫子上休息。家里很不富裕,只有爸爸出去打工挣钱。 在他家所有人即将饿死的时候,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旺卡先生在他们生产的巧克力中放了五封邀请信,拿到信得人可以去他的工厂参观,并且拿到一卡车的巧克力,读到这里…

    2021年10月11日
  • 名著读后感62《爱的教育》读后感

    书,能给予人温暖与阳光 ,而《爱的教育》这本书诠释了许多的人性的温暖,如:师生之间深厚的,爱;同窗朋友之间天长地久的爱;亲人之间温馨的爱……读这本书,就如同沐浴在春风中一样 ,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 《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日记体小说 ,以恩里科的视角记述了自己一学年的学习和生活 。 里面有很多人物个性鲜明 ,如:侠肝义胆的加罗内、品学兼优的德罗西、活泼可爱的科…

    2021年10月11日
  • 名著读后感61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那是一个穆斯林的故事,讲了一个穆斯林家庭那个年代起起落落。 那个流落世间 ,跟着老穆斯林前往麦加到那个穆斯林的起源朝觐的小奇子,在见到了玉器的精美,于是 留在奇珍斋,成为玉器梁的徒弟i;为人忠厚的,恪守祖训的梁亦清,为完成一生中完美的艺术之作,昼夜不歇, 最终器毁人亡;韩子奇为还欠债,给仇人当徒三年,凭着刻苦与努力,最终成为i名扬中外的“玉王”,那时的玉展 …

    2021年10月11日
  • 名著读后感60红与黑读后感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良心的一面。或者说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进行的精神思考。 于连确实是野心家。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在德。雷纳尔放假,于连想:“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

    2021年10月11日
  • 人最终走向的是平静与释然——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最近读了《天蓝色的彼岸》。知道是探讨死亡,却也明白不是沉重的那种。 书里讲一个叫哈里的小男孩,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去世。去世后的哈里来到了他乡,遇到了一个150岁的小伙伴。 这个小伙伴有自己未完成的事,所以一直没有走向天蓝色的彼岸。 而哈里,去世前跟他的姐姐大吵了一架,并生气的再也不要理姐姐。 哈里一直耿耿于怀,他想要跟他的姐姐道歉,也想向他的家人做最后的告别。…

    2021年10月11日
  • 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童话作品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宅在家里的日子里我看了许多课外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其中的一本,它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最负盛名的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童话作品。 一个叫做尼尔斯的瑞典小男孩,他调皮捣蛋,不爱读书学习,还时常欺侮家里的小动物,所有的鸡、鹅、猫、牛都厌恶他。有一次,他在捉弄一个小狐仙的时候,被小狐仙用法术变成了一个拇…

    2021年10月11日
  • 名著读后感59伊索寓言读后感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漫长的寒假正是读书的好时节,阅读《伊索寓言》不只是中小学生的专利,也能够带给成年人深刻的启发和思考。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伊索寓言》探讨几个小故事吧! 先看《北风与太阳》:北风与太阳比赛,谁先使行人脱掉衣服谁赢。北风一直猛烈地刮,结果人们的衣服越裹越紧;太阳洒下暖洋洋的光芒,人们享受着温暖,渐渐觉得热,就…

    2021年10月11日
  •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过《狂人日记》后有感,《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

    2021年10月11日
  •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1000字

    “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同样可以摧毁一个人。”勇敢地直面苦难,承受痛苦,一个人才能够得到成长。 人的一生,是必将承受苦难的。似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写,他喊破喉咙讲,学生们扯着耳朵听,有人看着觉得苦。倘若不做讲座,不听讲座,去赌钱吃酒,难道就不苦了?当然不是,梁启超先生在文中说道:“世界上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

    2021年10月11日
  • 名著读后感58瓦尔登湖读后感

    初读《瓦尔登湖》,就被书中所提及的瓦尔登湖所吸引,自己在通读一遍之后,慢慢对全书有了全面的了解。本书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记录。书中将大量的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动物学知识融入到优美的文字中,精致的语言散发着浓浓的人生哲理,让我感受良多。 梭罗的文字如泉水般清冽,将山水与心灵契合。读他的故事时我顿时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仿若自己也在湖…

    202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