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动画电影:人的本性就是通过吃掉其他生命活下去,即使是这样也要把有限的生命拼命的活下去

这部动漫电影是根据乔治秋山的漫画《阿修罗》改编,漫画首创在1970年,可是,刚发表在刊文上就被回收,被视作是问题漫画。历经42年,直到2012年,才终于被制作成电影在日本上映。

《阿修罗》炼狱中长出的善果,最后的放下仅仅只是救赎吗?

我们很喜欢探索自身人性,这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根源,又因为它就像笛卡尔提出的二元中无形的那一元一样,不具备实体,却又在不断控制和影响着实体。所以,千百年来,太多的人在不断思索和探究人类这种复杂而又带有危险的物种。很多关乎人性善恶的电影中,善和恶仿佛天秤的两端,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天秤朝着哪端倾斜而已。善恶的争斗就仿佛再现了宗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的祆教,善与恶不断斗争,结局是善取得最后胜利。

《阿修罗》中的人性,却更趋向于混沌,糟糕的环境催发出人的兽性,于是,人们举起屠刀砍向同类。战乱、饥荒、母吃子、人吃人,真到了天灾人祸的年月,人人都可以禽兽不如。那么,究竟哪一方算是对的?善意味着死,恶意味着活。所以,故事中的一切恶混杂着各种善的成分,就像人的前后身体一样,恨不起来,却又爱而不能,好像阴雨天附着在身上的一层汗液,粘稠而沉闷。

《阿修罗》炼狱中长出的善果,最后的放下仅仅只是救赎吗?

成魔的是谁?

先说一说《阿修罗》中的宗教寓意。

在这部电影中故事背景设置在平安时代末,那是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偏又赶上饥荒。极度饥饿的状态下,那个敢为了孩子跟狗拼命的母亲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孩子。比起腐尸,比起甚至连腐尸都没有的日子,怀中砸吧奶头的孩子,皮肉鲜嫩,母亲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呼啸着一股恶念。

母杀子,又岂是灭绝人性这么简单?这一举动,摧毁了母亲,也决定了孩子后来眼中的世界。

侥幸逃生的孩子自此坠入阿修罗道。在有的佛经里记载,轮回为五道,阿修罗道则出现在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中。因为阿修罗具备神性,却又好斗善妒,所以,成魔还是成佛,全在一念之间。

断桥上,小孩与僧人的首次相遇,僧人教会这个行为举止皆与兽无异的人类小孩会说的第一句人话,是一句佛号,这是种在孩子心中身为人性的种子。起名阿修罗,这也寓意了天性恶念丛生的阿修罗,自己因邪念而生的魔障,皆由他自然调伏。佛经里说:我若向修罗,恶性自调伏。

阿修罗恢复人类的清明,还需要一个契机。在他眼中,人与飞禽走兽并无区别,都是为了满足他口腹的食物而已。恰是这一点,说明了阿修罗并不是魔,杀戮的目的不是取乐和享受,仅仅是为了生存。

他只是一个不彻底的修行者。

那么,成魔的究竟是谁?想想前段时间,被爆出的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的暴行。《吊古战场文》中说:“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这句话的意思是战乱之后必有灾年,这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

可以说,战乱与瘟疫,从来都是隐藏在文明社会背后的一对魔鬼兄弟。翻开历史看一看,公元前427到430年爆发的雅典瘟疫;公元前2-3世纪的安东尼瘟疫;哥伦布抵达美洲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口有5000万到1亿,欧洲殖民者将天花、麻疹、伤寒、鼠疫等等传染病带入美洲,印第安人口骤减至几百万,这是一场欧洲人带给美洲的毁灭性灾难。

哪一场天灾的背后,没有人类因为欲望的侵袭和掠夺?

如果说这部电影是在叙述个体的救赎,那么,整个社会的畸形依然存在,那一时刻个体的救赎,让我觉得悲哀。

《阿修罗》炼狱中长出的善果,最后的放下仅仅只是救赎吗?

信任没有绝对,善良也存在芥蒂

阿修罗恢复人性的过程需要一个契机。他从山下冲向那个晕倒的孩子时刻,我不觉得他是要吃掉那个晕倒的孩子,那应该是他内心存在的那一丝丝奔向同类的念想。结果是他杀了恶霸的儿子,阿修罗被打下山崖,他掉落在一堆枯骨中,缓缓睁开眼睛。

那幅场景,让人再次不寒而栗,惨状何须去地狱,那堆砌成山的枯骨就在人间。

同类不接受异类的不仅仅是人类,其它物种也会出现群体排斥异类的现象,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小飞象》中那个有着硕大耳朵的小象,成年大象在看到这个异类之后,表现出不欢迎甚至要驱逐它。

阿修罗在人类社会的认知中,就是一个异类。既然是异类,不被群体接受也实属正常。但是,阿修罗作为被恶念蒙蔽了心智的神,最终还是要恢复人性中的善。那么,他融入群体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尤为重要。

那个女子叫若峡,她救起了受伤的阿修罗。这个善良温柔的女子满足了阿修罗对于母性的美好想象。他放下屠刀,学说人话,吃人食。

这份羁绊,于阿修罗而言,是全部,于若峡而言,是顺便。她不会全身心地付出,所以,阿修罗看在她被另一个男人拥抱入怀之后,才会崩溃,若峡的恶语相向,让阿修罗知道,他于若峡而言,根本无足轻重。她对待阿修罗的善意源自同病相怜的柔弱,她不具备看清阿修罗本质的能力,因为她不够信任阿修罗。

这也是这部故事中最为深刻的意义,虽然是在着重刻画阿修罗的成长,但是,这个成长以外衍射出社会和旁人的愚昧,皆是导致人成魔的因素。

母猴子带着小猴子的温馨,让阿修罗失智挥刀。

还不如不要出生在这个世上。

我好恨生下你的家伙。

把你生在这么荒凉痛苦的地方。

生在这么痛苦的地方………

身为人,却不被认可的痛苦。阿修罗被觉醒的善念,还是被蒙上了一层黑暗。于是,僧人砍下了自己的手臂,递向了阿修罗。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一颗能够感到痛苦的心。僧人用近似残酷的方式,唤醒阿修罗的理智。断掉的残臂,吃则为兽,不吃则为人。这是阿修罗奔向人性的修行。

《阿修罗》炼狱中长出的善果,最后的放下仅仅只是救赎吗?

可是,此时的人间,却愈发地走向了阿修罗道。人群中,互相残杀、猜忌、为了生存也在人吃人。每个人都活得如此痛苦,既然如此,成为兽又有何不可?

若峡拒绝吃掉阿修罗递给她的肉,哪怕是被饿死,她还是坚信阿修罗是那个杀人的魔。她的不信任,到底还是彻底击碎了阿修罗最后的清醒。此刻的若峡,究竟是善还是恶?

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细细想来,这也算是一种警示。我们评判人的标准,永远都带着自己的好恶,不愿多去考量和体谅他人的处境。

阿修罗终于要面临着最后一场恶战。

大战在即,火光冲天的暗夜中,阿修罗在战斗,漫山遍野的敌人也许是他自己,挥起的屠刀,皆是斩断的执念。最后,若峡死,阿修罗生,一生一死擦肩而过。

《阿修罗》炼狱中长出的善果,最后的放下仅仅只是救赎吗?

结尾:

《阿修罗》总是让我看完之后不够清爽,至今看过四遍之后,这种粘液状的感觉依旧还在。大体是因为这部影片中关于人性中兽的刻画太过深刻的缘故。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其中多少都掺杂着人类内心不受控制的兽性驱使。文明便在我们自相残杀和互相践踏中发展。我们可以摈弃它吗?答案是不能,它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中,我们的一生,无数次不在与它战斗和撕扯。偏执于善会被遮蔽心眼,被恐惧控制也会变得丑陋。

接纳这份兽性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并且与之长久地相伴和搏斗,我们的人生就是如此度过。保持清明接受它,再次回头望向历史中那些残酷的景象,除去感慨,或许还会生出一丝壮丽、感伤、甚至是感谢之情。

努力地活着,虽然我们的灵魂不够纯粹和清澈。

《阿修罗》炼狱中长出的善果,最后的放下仅仅只是救赎吗?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6977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